這趟東部之旅的重頭戲莫過於太魯閣一日遊,考量到路況與停車便利性,小綿羊一開始就鎖定旅遊平台上的導覽行程。
白楊步道水簾洞與山月吊橋是個人心目中必訪的景點,正好KKDAY的此一行程有涵蓋在內,並且提供花蓮市區民宿與飯店的接駁服務。
約莫一個小時的車程即可抵達白楊步道入口,步道全長2.1公里,沒有看不見盡頭的階梯或好漢坡,算是平易近人的步道。
白楊步道一共有8座隧道,是太魯閣國家公園之最。
其中的第一座隧道長達380公尺,伸手不見五指的幽暗,手持燈火信步其間,襲身的涼意一解暑熱。
面對眼前此景,恍如時光倒流,前人開鑿的篳路藍縷歷歷在目。
步道沿著瓦黑爾溪和塔次基里溪而行,壯麗的山川峽谷景致一路相伴,偶爾抬頭一望還能看見台灣獼猴在樹叢間嬉戲呢!
越過這座白楊吊橋乃一觀景平台,是欣賞白楊瀑布的最佳位置。
太魯閣族人稱之為「Tglaq Dowras」,意指斷崖瀑布,不過也許是久旱的緣故,水勢並沒有想像中的磅礡QQ
預計前往水簾洞的朋友務必準備輕便雨衣,小綿羊另外還穿上native的洞洞鞋,不過離開時可別隨意扔棄雨衣喔!
走進洞穴,震耳欲聾的水流聲伴隨著迎面而來的水花,眼前這幅景象在出發前不知已看過數十回,如今親眼一見依然震撼在心。
水簾洞的成因據說是當初在進行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時,修築此段隧道不慎挖破地下水脈,無心插柳而形成的奇特景觀。
離開白楊步道已是正午時分,司機大哥載著我們前往天祥活動中心享用自助餐,並且稍作休息以應下午的行程。
午後第一站來到九曲洞,全長700公尺的步道,是舊中橫公路的一小段。
步道沿著山壁而築,能夠近距離欣賞鬼斧神工的太魯閣峽谷,其中一段甚至能透過透明壓克力俯瞰腳底的立霧溪呢!
溪流切割岩壁形成一幅「鯉躍龍門」的景觀。
最後一站來到山月吊橋,自己規劃行程的朋友記得要事先上網預約才能入場參觀。
當天,我們先到布洛灣遊客中心觀賞太魯閣族的紀錄片,司機則趁這段時間幫我們排隊取票,讓我們得以第一組遊客入場,拍攝絕佳的畫面。
山月吊橋全長196公尺,距離溪谷152公尺,是一座建造於日治時期的鐵線吊橋,如今已修築至第四代。
站在橋上能夠將蜿蜒的立霧溪谷一覽無遺,但面對這座又高又長的吊橋,日治時期奉派至內太魯閣的員警可沒心情欣賞,因此又被稱作「辭職橋」XD
臨走前,再次欣賞山月吊橋的風采,將這幅畫面烙印在腦海裡。